拥抱“创新”

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新型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PHEIC)。这是一场人类社会共同的危机,可能会蔓延到中国之外的很多国家,波及各行各业。我想,在这场危机里,大家都在反省、总结。

2008年金融危机后,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期很悲观,也有很多人作出正确的选择,始终在不断推陈出新,勇敢地面对挑战,怀抱乐观的态度。

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为社会带来价值,要对生产力有所提升。如果没有创造价值,所产生的可能仅仅是虚拟泡沫。过去我们很多的实体企业之所以受到世界的欢迎,是因为我们制造出了高性价比的产品。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外资和技术逐渐撤退,企业需要重新规划和调整。

冬天来了,我们怎样才能安然度过?

我想谈一谈“创新”。

第一,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时,客户更期望少花钱多办事。“事”就是客户的目标,那么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到最短的路径满足客户的目标。如果企业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仍可以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可以采用一些全新的业务模式,为企业和客户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在减轻客户负担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

第二,管理和制度的创新。很多企业有非常多优秀的工程师和业务专家,在自身的领域都干得非常出色。但为何产品和服务产生的效益仍不尽人意?如果可以从管理和制度进行“连接”和“创新”,将优秀和前沿的技术和商业理念转化成拥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跨技术领域的碰撞必将带来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创新。

第三,市场环境的创新。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甚至可以完全消化各行各业孵化的“智”造成果。近几年我们看到非常多数字领域的创新,这些产品和服务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开辟了新的市场需求。如果各行各业的创新能够重组新的生活需求和社会需求,并有效地将这种需求带入并融合到每一个人的生活用例,这必将开辟一片广阔的前景。

第四,战略规划的创新。我们要为迎接经济恢复做好准备,以期经济复苏带来的无穷机遇。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战略,在“道、天、地、将、法”外,如果再加上“创新”的催化剂,那么发展一定是充满生气的活力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开拓,一定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Rebecca @ Shanghai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