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和自行车

下面是好友在朋友圈中写的一段关于四轮马车的文字:

“很多问题真的不能细想,一细想就可以把问题扩展到无限大。回家路上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四轮汽车转弯是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四轮汽车或马车要想转弯就必须解决四轮转向问题。

可是我仔细一想中国古代几千年,直至解放前都始终使用两轮马车、牛车、驴车。即使是发现有四轮马车的记录也是两组车轮在同一个轴上(无法转向),只能靠大数量的牲口强力转向!

到家马不停蹄地在网上找相关资料,还真是!中国自古就没有解决四轮转向问题!导致陆上运输成本极高,变相压抑了工商业,所有大宗商品只能通过运河输送,同时大宗货品又是被政府所垄断的。这里面因果关系错综复杂,依然没有很好的答案。

这个事情太奇怪了,西方的马车就解决了这个转向问题,所以我终于明白人家的车夫除了驾驭马匹,另一个就是调整马车前轮转向,是现代意义上的司机。而中国古代的只能称之为车夫。

再想深一层,现代的汽车一定是基于在有转向装置的马车的前提下将发动机替换畜力。而中国古代即使发明出发动机也不可能装载到马车上。

能发散的点太多,也发现一些很好的文章解答。但又都存在漏洞,最傻的就是说中国人不会动脑筋。我们几千年来不去主动的解决某些问题一定是有内在原因的,需要的就是把这个线缕清。”

我追问:

“我们几千年来不去解决某些问题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朋友答:

“某些问题”就是指四轮转向问题,表面上好像说明中国因为没有发展出四轮转向而导致了很多其他领域落后的现象,但一定是另一个因素或原因牵制了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解决。具体原因我也还在想,所以我说我又有研究的方向了”

对于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笨和懒吗?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最近和家人闲逛,在小区中碰到的一位爷叔,家人问发现问他怎么不骑自行车了。我暗想“难道爷叔也开骑共享单车啦?”他兴冲冲地说,“No.No.No. 一个老外看中了我那辆骑了40年的老爷车,说要出500元买了拿回国研究。我明天要和老外去谈价格。” 谈笑中露出一丝丝的窃喜。

我不禁想到几个问题,老外开始研究我们中国人几十年前的产品?为什么要研究呢?研究出来做什么用?想到今年来共享单车的风口浪尖,对于国内外市场的争夺,这好像又预示些什么。

我们老一辈40年前设计生产的产品,其实是很有意思的。3年前,我和一位美院的好友,去杭州拜访大学恩师,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有一个一辈子的爱好,就是收藏了千辆国内外产的经典自行车,为此央视也曾专题报道。每天骑着他收藏的老爷车骑行于西湖的家和工作室,惬意和悠哉。老师的工作室在杭州的一栋八九十年代的老楼里,那是政府给给老一辈艺术家们创作的地方。敲开老师的工作室的房门,老人家正看着网剧。我们的拜访,令他他甚是高兴,谈笑中提到了很多对中国当代艺术和设计的看法,话语中有很多无奈和对后辈的期许。

离开之前,我俩回头看到老师放在走廊里的一辆每天上下班骑的老式国产自行车,内心深处被每个零部件所感染。老师还亲手他的爱驾设计缝制了一个牛皮的配件套子,好像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品。

timg

 Rebecca @ Shanghai

 
Previous Article
Next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